2025-06-25 19:58 点击次数:115
公元前243年的中秋之夜,十六岁的秦王嬴政走上了咸阳城的城头。夜幕降临,城中灯火通明,犹如星海般璀璨。当他独自一人注视着这座辉煌的都城,心头不禁涌起一阵悲伤与孤独。
咸阳城是秦国的都城,更是嬴政自己的王城。他作为这座城市的最高统治者,理应拥有权力与荣耀。然而此刻,他却感到深深的孤独,无人可以倾诉。在他十三岁时,父亲秦庄襄王已离世,而母亲赵姬因宠爱新宠嫪毐,早已疏于对他的关心。尽管身为王者,朝堂的权力却把控在相国吕不韦手中,让他倍感无力。
如今已届十六,他自然是生来为王,然而在这个权力中心,几乎没有人教他如何成为一位真正的国君,甚至连作为王者应肩负的使命与责任,他也无从知晓。在这充满忧伤的夜晚,嬴政独自伫立在城楼之上,深沉的思绪涌上心头。
就在这时,城楼上负责守卫的郎官,用那透彻的目光静静注视着眼前的秦王。此人便是日后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丞相——李斯。
当时的李斯,内心充满思考,他在回顾秦王的资质,思索他是否值得自己全心全意地追随。李斯出身楚国,曾是一名银灰布衣的粮仓小吏。23岁时,他对那份毫无前途的工作感到厌倦,毅然辞职,前往兰陵拜师于著名的思想家荀子,探求治国理政的真谛。
展开剩余77%这一去就是七年。在这段时间里,李斯不仅学成了经世之道,更与同时代的韩国公子韩非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临近学业完成时,韩非曾热情邀请李斯加入韩国,但李斯已然心向繁华的秦国,认为那才是实现他雄心壮志的真正舞台。于是在深思熟虑后,他婉拒了好友的好意,背起行囊,决心前往秦国。
然而,当李斯踏入秦国后,才意识到触及权力核心的艰难。他无奈之下四处奔走,最终在相国吕不韦的门下做了门客,而这一待就是整整两年。此时,李斯已32岁,心中对现状的渴望与不满愈发加剧。他一直渴望能够服务于那个身处皇宫却无人问津的秦王,目光总是被那座高墙内的权力巢穴吸引。
经过两年的等待,李斯的机会终于来临!因相国吕不韦与其宠妾嫪毐在朝堂间的明争暗斗,李斯借机成为吕不韦的卧底,被安排在秦王嬴政的宫门外担任执戟郎官,这一小小的职位,却为他的仕途奠定了基础。
在那深夜,作为执戟郎的李斯守护在嬴政的身边。七年的学习与两年的沉寂,几乎将李斯的耐心消耗殆尽,而32岁的年纪,令他对未来的渴望愈发迫切。在这个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,以往遥不可及的秦王,现在就在眼前。李斯决心以自己的三寸之舌争取一次难得的机会,随即一场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面试在他的脑海中酝酿而生。
目光投向孤独而忧愁的嬴政,李斯鼓起勇气,走到他面前跪下,恭敬地说道:“君上,执戟郎李斯有事请奏。”嬴政对眼前跪拜的李斯感到好奇,便以帝王的威严询问:“汝有何事?”
李斯郑重地抬头,面对嬴政那闪烁着威严的目光,竟毫不畏惧,心中更是点燃了斗志。他与嬴政的眼神交锋,所迸发出的火花毁天灭地般,注定在未来的二十年间灼烧着东方六国的广袤土地,乃至整个华夏大地!
最终,李斯在这场豪赌中赢得了与嬴政见面的机会。在嬴政的同意下,他言简意赅地分析了当今七国的形势、国家政治的弊端,阐明了秦国首要解决的急迫问题,同时也为如何制衡吕不韦与嫪毐等人献策。然而,嬴政所真正关心的,依然是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君王。
对于这个根本问题,李斯在内心中沉思过无数次,正是这次他奔赴秦国的原因。在如此时刻,中国历史上最激荡人心、让人热血沸腾的洗脑演讲悄然展开。
李斯在演讲中指出,嬴政应当成为一个与六国截然不同的君王,要承载六世遗志,振兴大业,征服四方,乃是真正的王者!他应当一统六国,消除四夷,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、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伟大成就!
他鼓励嬴政去挑战当今所有的王者、历史上的一切王者,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统治者!他应当开天辟地,做一个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的王者,成为一位不朽的、永恒的王!
届时,那个称王称帝的名号已无法匹配嬴政的伟大业绩。他的文治武功将超越三皇,盖过五帝!到那时,唯有“皇帝”这个称号,才能配得上嬴政这位千古一帝的光辉形象!
发布于:天津市Powered by 世界杯女足直播体育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